完美公司开展系列测试潜心研发完美产品助力健康养护

发布时间: 2024-07-06 05:23:26 |   作者: 新闻中心

  追求新异,许多人会选择换新发色、焕新面貌,但又有染发容易掉色、损伤发质等顾虑。染发是什么原理?怎样令头发颜色保持亮泽,同时强韧发质?今天完美公司为大家细细道来其中的奥秘,用科学助力完美产品改善健康问题。

  首先完美公司为大家解读一下染发过程与褪色原因。染发是怎么上色的?一般染发分为两种[1]:第一种,无需漂白头发,直接染色。第二种,先使用氧化剂(如过氧化氢)将头发漂白,再用染料染色。

  漂发,通过加热使头发毛鳞片打开,加速氧化剂渗入,让黑色素氧化生成一种无色的新物质,从而使头发颜色变浅;氧化程度越大,头发的颜色越浅[2]。染色,在碱性条件下,染发剂通过一系列化学反应后,生成不溶性的大分子有色染料,附着、固定在毛发皮质层内部,改变发色,并使之不容易褪色[3]。

  染发为何会褪色?染发褪色是由多种因素造成的:染色不当,染发剂进入头发的输送过程不良、渗透不足等;发质不佳,受损的头发会让染发剂难以附着、容易流失;外因:尤其是阳光照射,高温、水洗等也会加速褪色。这一些因素通常是相互作用的,因此,采用多种技术相结合来保护和维持头发的色彩尤为必要。

  如何减缓头发褪色?针对导致褪色的因素,完美公司为大家梳理了以下办法能够有实际效果的减少褪色:提高染发剂的输送渗透效率;封闭和/或恢复头发毛鳞片完整性;沉积高效紫外线吸收剂;提高洗护产品的温和度,选择护色护发配方。

  聚季铵盐-67[4],Polyquaternium-67,可为头发提供广谱UV防护,通过抵御UVA的伤害,防止头发因阳光照射而褪色;保护头发纤维在阳光照射下的完整性,提高头发润滑性与柔软度。

  在颜色抗冲洗(Colour Washfastness,水洗色牢度)实验中,分别使用基质洗发露与含聚季铵盐-67洗发露对漂染过的发束进行清理洗涤,经测量发现,后者能让头发在经过一系列清洗后仍保持较好的色泽,具备更好地颜色保持力。

  通过使用梳理仪,对标准头发、用基质洗发水与用聚季铵盐-67等处理后的发束分别来测试,再用扫描电镜拍摄发束受到的伤害,结果如下:

  对照标准头发(没有经过UV照射,经过1200次梳理):头发毛鳞片翘起,梳理使其受到伤害。

  用基质洗发水处理后的头发(15天UV照射和1200次梳理):头发毛鳞片翘起更严重,并使毛鳞片凹陷。

  用聚季铵盐-67处理后的头发(15天UV照射和1200次梳理):头发毛鳞片受到保护,闭合更平整,受到的伤害减少。

  聚硅氧烷季铵盐-16[5],Silicone Quaternium-16,一种水分散性有机硅,易于冲洗,且能为头发增加光泽、柔软度、易梳理性和颜色保持力。

  使用聚硅氧烷季铵盐-16与其他两种硅油分别处理漂染发束,结果显示,其在每个处理周期所处理的发色都更深,表现出更好的头发颜色保持能力。

  通过上述研究显而易见,要想保持头发靓丽的色彩,完美公司认为既要保护染料,使其顺利着色,也要保障我们的发质健康,减少染发剂流失。

  基于上述研究,完美公司研发了完美产品荟新护色滋养洗护系列,含活性成分库拉索芦荟叶汁粉、牛油果树果脂、精氨酸、维生素B5、乳酸,以及能抵御外部环境和紫外线破坏的复配硅油等。其专为染烫后发色提供保护,能够在头发上形成一层保护膜,阻止不良环境或阳光对头发的伤害。

  由于染烫后的头发油脂薄膜会受到不同程度的损伤,致使头发易出现干枯、无光泽、容易分叉和发脆断裂等问题。对此,完美公司在权威机构为完美产品荟新护色滋养洗护系列安排了一系列测试,包括湿梳理性、单根拉伸等测试,来验证其护发、强韧、柔顺和滋养的功效。

  湿梳理性测试表明,样品组(完美产品荟新滋养护色洗发露)与对照组(SLS)对受损头发做处理后,湿梳性有显著差异,样品组显著改善了湿梳性,表示该完美产品有护发的功效。

  单根拉伸测试表明,样品组(完美产品荟新滋养护色洗发露)与对照组(SLS)对受损头发做处理后,样品组单根拉伸断裂所需的力有明显差异,表示该完美产品有护发、强韧头发的功效。

  完美公司温馨提示,染发虽能帮助改善我们的面貌,但其对头发结构和头皮的伤害也不可以小看。完美公司建议我们大家注意控制染烫频率,正确使用具备固色、护发能力的洗护产品,保障我们的头发健康。完美公司祝愿大家在新的一年都能容光焕发,收获健康与美丽!

  [2]李星彩.染发剂烫发剂中的化学成分及其对人体的危害[J].微量元素与健康研究, 2006(01): 47-48.

  [4]金朝晖,绉维斯卡雅TV,吴佩芳.用于护发产品的新一代阳离子调理聚合物[J].日用化学品科学, 2005(08): 33-36.

  [5]彭忠利,张素霞,林海葵.聚硅氧烷季铵盐微乳液在透明洗发香波中的应用研究[J].日用化学工业, 2007(02): 135-137+1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