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读奶粉中的季铵盐

发布时间: 2024-05-21 02:48:47 |   作者: 新闻中心

   某网站公布的9款婴幼儿配方奶粉的检测报告中称,检出5款奶粉含有季铵盐类的杀菌剂成分,但并未提及季铵盐的残留量具体是多少。

   实际上,报告中提到的这两种成分为别为二癸基二甲基氯化铵(DDAC)和苯扎氯铵(BAC),它们都属于季铵盐化合物,常常被用于食品制造业。不过与食品防腐剂不同,它们不是用来直接添加到食品中,而是用于食品制造业中对一些与食物接触的设备做消毒。

   与其他很多国家和地区一样,欧洲食品安全局也允许在食品制造业中使用这两种杀菌剂,考虑到它们仅是用来处理设备而非直接处理食物,因此对这两种成分在食物中的残留设置了一个很严格的最高限量:0.01mg/kg。据了解,设置了这一限量后,很多食品加工公司和成员国都报告在多种食品中都发现了DDAC和BAC的残留,而且残留量都高出了限值。

   随后,欧洲食品安全局根据德国风险评估研究所的评估结果,在2012年临时将限量提高到了0.5mg/kg,以便于食品加工公司能监控DDAC和BAC在食品中的残留,并将残留数据汇总给欧洲食品安全局以便更好地制定相关限值。

   评估多个方面数据显示,在来自欧洲17个国家的5472种食品样本中,DDAC含量最高的出现在冰淇淋中,达到了3.64mg/kg,BAC含量最高的则出现在未处理的葡萄柚中,达14.4mg/kg。在5000多份样品中,有133种婴儿食品,包括婴幼儿配方奶粉、婴幼儿谷物食品等。其中DDAC的含量在0.0033~0.12mg/kg,而BAC的含量则在0.002~0.13mg/kg。不过其中并没有详细提到分析的样品是奶粉还是冲调后的配方奶。

   2014年,欧洲食品安全局根据调查的最终结果,决定将DDAC和BAC在食品中的残留上限调整到0.1mg/kg。目前0.5mg/kg的规定继续执行到2015年8月11日,之后开始执行0.1mg/kg的上限。

   虽然杀菌剂在食品制造业中使用较为广泛,但是婴儿配方奶粉的生产还是不一样的。欧洲食品安全局评估的5000多份样本中,检测出季铵盐残留的食物,一般都是需要杀菌剂对设备做消毒的食物。在婴幼儿奶粉的生产中,设备本身并不是特别需要使用杀菌剂,而是靠高温进行杀菌,包括生产的基本工艺中所使用的水,也都是经过了反渗透处理,也不需要杀菌。

   所以,最可能会引起婴儿配方奶粉中出现季铵盐的环节,应该是在挤奶过程中对挤奶设施所进行的消毒操作。奶粉中残留的季铵盐,很可能是随着牛奶带进来的。欧洲食品安全局的调查中也发现,牛奶中的DDAC和BAC的最大含量分别是0.029mg/kg和0.074mg/kg。除此之外,婴幼儿配方食品中所使用的一些原料,也可能在其生产的基本工艺中或多或少地残留一些季铵盐成分。

   据了解,德国风险评估研究所给出的两种季铵盐的每日容许摄入量为0.1mg/kg,也就是说,对于一个体重6kg的婴儿,每天从食物中摄入0.6mg以内的季铵盐不可能影响健康。

   按照欧盟评估数据中提到的婴儿食品中季铵盐的最高含量来算,0.12+0.13=0.25mg/kg。再假设这是指的配方奶,那么婴儿一天喝两公斤的这种配方奶后,季铵盐的摄入仍然低于每日容许摄入量。

   由此可见,奶粉中即便有残留的季铵盐,只要其残留量在合理的范围内,不超过欧盟现行的上限标准,可以认为不会对婴幼儿的健康造成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