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餐饮或食品制造业用食用脂肪(如牛脂、猪油、乳脂、人造奶油、植脂奶油等固态/半固态脂肪)因赋予加工食品特有的功能性(如风味、质构、感官特性等),在火锅/方便面底料、各种烘焙、冷饮速冻、煎炸产品中大范围的应用。食用脂肪的发展经历了部分氢化油(性能好,高反式脂肪酸)、极度氢化油(零反式,100%饱和脂肪酸),目前主流的技术为动物脂肪或热带植物脂肪(棕榈油、椰子油、棕榈仁油等)等的直接用、分提、复配或酯交换改性(低/零反式脂肪酸,非氢化工艺)。但上述产品仍含有大量长链饱和脂肪酸,少量产品甚至含有反式脂肪酸,会增加心血管疾病和代谢综合症的发病率,存在健康风险。面对健康膳食的全民需求,一类兼具绿色、健康、稳定、类脂肪感良好的未来新型结构化脂肪是替代传统脂肪、设计低脂食品的新策略,其因具有类似固态/半固态脂肪流变学特性,在创造多相态、多尺度新颖结构的同时,在产品增材制造方面也显示出巨大的优势。通过传统食用脂肪结构功能解析,探讨利用植物油脂与植物基蛋白、多糖等,通过多相态、多尺度结构构建,创新开发低脂低饱和脂肪酸健康脂肪替代物,推动健康脂肪产业的发展。
孟宗,江南大学食品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入选国家高层次人才特殊支持计划青年拔尖人才,江苏特聘教授,全国粮油优秀科技工作人员,高校“青蓝工程”优秀青年骨干教师,江南大学至善岗位特聘教授和至善青年学者等;任中国粮油学会油脂分会理事会/专家组成员,中国粮油学会青年工作委员会委员,《中国油脂》编委。围绕食用脂肪结构功能基础、零反式低饱和脂肪酸健康脂肪产品研究开发及食品应用开展了系列研究,主持包括4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在内等相关项目和课题10余项,成果荣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排2,2020年)、中国轻工业联合会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教育部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中国粮油学会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中国粮油学会“青年科技奖”等国家与省部级奖励6项;发表论文84篇,其中SCI收录56篇;申请国家发明专利37项,国际专利3项,其中已授权国家发明专利15项;制修订《起酥油》国家标准1件;专著《食品专用油脂》副主编。
《食品科学》编辑部拟定于2023年8月4-5日在南京举办“第十届食品与生物学科高水平SCI论文撰写与投稿技巧研修班”,为期两天。欢迎您参加此次培训班。
为进一步深入研究食品产业科学技术创新基础理论,保障食品安全质量与安全,研发具有营养和保健功能的食品,推动食品科学研究的进步,带动食品产业的技术创新,更好地保障人类身体健康和提高生活质量,北京食品科学研究院和中国食品杂志社《食品科学》杂志、《Food Science and Human Wellness》杂志在成功召开前十届“食品科学国际年会”和四届“食品科学与人类健康国际研讨会”及二十余次食品专题研讨会的基础上,将与国际谷物科技协会(ICC)、南京农业大学、南京财经大学、南京师范大学、南京工业大学、东南大学、江苏省农业科学院、徐州工程学院、昆明理工大学于2023年8月6-8日在中国江苏南京共同举办“第十一届食品科学国际年会”。
为进一步促进动物源食品科学的发展,带动产业的技术创新,更好的保障人类身体健康和提高生活质量,由北京食品科学研究院、中国肉类食品综合研究中心、国家肉类加工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及中国食品杂志社《食品科学》杂志、《Food Science and Human Wellness》杂志、《Journal of Future Foods》杂志主办,贵州大学、贵州轻工职业技术学院共同主办,贵州医科大学、钛和中谱检测技术(厦门)有限公司支持协办,中国食品杂志社《肉类研究》杂志、《乳业科学与技术》杂志、《Food Science of Animal Products》承办的“2023年动物源食品科学与人类健康国际研讨会”即将于2023年10月28-29日在贵州贵阳召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