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级访谈:于然旺 中国石化长城能源化工有限公司总经理、党委副书记 !

发布时间: 2024-12-01 09:41:48 |   作者: 雷火电竞官网入口软件怎么样

  我国化石能源禀赋的特点是“富煤贫油少气”。2023年,我国能源消费中化石能源占比82%,其中煤炭占比55%、石油占比18.8%、天然气占比8.6%。我国已是世界第二大石油消费国和第三大天然气消费国,石油和天然气对外依存度较高,且呈现逐年上升趋势,2023年分别达73.6%和39.9%。通过现代煤化工技术,适度发展现代煤化工产业,对保障我国能源安全、经济安全,促进石化原料多元化和石化产业供应链产业链安全,具备极其重大意义。

  中国石化煤化工技术发展经历了从引进到自主开发的过程,先后攻克了大型先进煤气化、合成气净化、煤制甲醇、煤间接液化、煤制烯烃、煤制乙二醇等关键技术,并且相关示范工程取得成功,开发了煤炭转化过程中的污染物处理及循环利用技术,实现了工业废水零排放,形成了多个煤化工路线的全产业链自有技术。在宁夏、内蒙古、安徽、贵州和新疆等地规划布局了6个煤化工项目和1个煤炭与煤电联营、煤电与新能源联营项目,拥有煤炭资源量232亿吨,已建成投产3个煤化工项目,形成煤炭产能2290万吨/年、聚烯烃产能207万吨/年和其他精细化工品产能213万吨/年,年转化煤炭约1050万吨。

  “双碳”目标的提出,使我国煤化工产业面临新的挑战。煤化工产业高端化、多元化、低碳化矛盾突出,水资源制约大、环境承载能力受限,煤化工领域实施重大技术装备攻关工程、加快产业技术优化升级、推进原始创新和集成创新的任务还很艰巨,对中国石化煤化工发展提出更高要求。

  由于“富煤贫油少气”的能源结构和资源禀赋,我国煤化工长期以来就是石油化学工业的重要补充。现代煤化工被定位为保障国家能源安全的战略储备产业,能发挥油气安全保障、对冲外部风险作用,处于升级示范阶段。2021年11月17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设立2000亿元支持煤炭清洁高效利用专项再贷款。现代煤化工发展正由生产基础化工品、大宗原料转向生产精细化工品、专业化学品等高端路线,向多元化、低碳化方向发展,努力打破产能过剩、无序竞争等被动局面。

  中国石化的主营业务是油气勘探开发和石油化学工业产品生产,但受国内油气资源限制,每年需要进口大量原油。发展新型煤化工将扩展中国石化的经营事物的规模,依靠煤炭资源弥补油气资源的不足,为统筹油、煤、气资源,调整化工产品原料结构,实现能源多元化协调发展带来机遇。煤制烯烃项目在中高油价下相对石脑油制烯烃具有较强竞争力,规划和建成投产项目较多。煤制油气定位为国家产能和技术储备,近几年在中高位油价下已实现稳定盈利。同时,当前煤炭行业处于转型发展期,也为中国石化通过合作获取优质煤炭资源带来机遇。

  在生产运行方面,中国石化已拥有中天合创、中安联合等多家煤化工生产企业,煤制烯烃示范项目运行平稳,技术位居国内领先水平。在技术开发方面,中国石化已开发出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MTO(甲醇制烯烃)、煤气化等现代煤化工工艺技术,并在示范项目上应用,正在努力建设国内首套全国产化技术的煤制烯烃工业示范项目,助力我国煤制烯烃升级示范。现代煤化工已成为中国石化化工板块的重要组成部分,实现高水平发展具备良好基础。

  当前,国内化工产品整体处于产能过剩状态,特别是“十四五”期间一批特大型、一体化石化项目建成投产、炼化项目“减油增化”提速,导致烯烃、乙二醇、芳烃等产品供应增速超过需求增速。煤化工产业面临来自传统石化行业、新型能源产业的竞争挑战持续增大,自身在技术进步、产业示范等方面仍存在短板,尤其在安全、环保、节能、减碳等方面关键共性制约因素依然存在。

  煤化工的经济性和竞争力与国际油价紧密相关。未来,原油价格如果长期在中低位运行,可能对煤化工产品价格形成压制,部分煤化工产品将不具成本优势。此外,随国家煤炭去产能政策深入实施,国内煤炭价格持续上涨,煤化工生产企业成本增加,产品价格下跌和原料价格持续上涨会降低煤化工整体盈利能力。

  相较石油化工,煤化工项目涉及固体、液体、气体多相转换,反应更复杂、工艺流程更长,“三废”处置问题突出。煤化工布局在我国中西部地区,人口密度小,固态废料资源利用率低,需占用土地资源堆存,灰渣处理已成为中国煤化工项目面临的共性问题。煤制油碳排放约6吨/吨油品,煤制烯烃碳排放约10吨/吨烯烃、煤制气和煤制乙二醇每吨产品碳排放在5吨左右。国内环保要求趋严及“双碳”目标提出,直接影响现代煤化工项目的碳排放量。如何从根本上解决碳排放问题,仍是现代煤化工产业面临的最大现实挑战。

  为了实现“双碳”目标,未来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将进入“以降碳为重点战略方向、减污降碳协同增效”的发展时期。以煤为主的能源活动是碳排放的大多数来自,面临较大的降碳压力,在加速推进能源结构转型的同时,有序发展现代煤化工,推进清洁高效绿色低碳发展,实现煤炭从燃料向燃料与原料并重转变,可有实际效果的减少二氧化碳和大气污染物排放,提高煤炭转化利用效率和产品经济价值,从根本上扭转高碳排放等问题,助力我国“双碳”目标实现,确保国家能源安全。

  中国石化格外的重视煤化工业务的高水平质量的发展,在内蒙古地区充分的发挥煤化工一体化和成本规模优势,加强与绿电绿氢耦合发展,打造煤化工新材料基地;在新疆地区建设煤制油气柔性生产高的附加价值化工产品的煤油气化电综合洁净能源创新示范基地。未来,中国石化煤化工业务高质量发展可通过以下路径实现:

  从国内已投产的煤化工项目运营情况去看,拥有开采成本低、煤质优良、适宜煤气化的煤炭,是煤化工项目保持竞争力、实现持续盈利和高水平发展的基础和关键。因此,中国石化发展煤化工要坚持“资源+化工”的发展理念,突出煤炭的资源保障作用,引进成熟人才加强对煤矿投资和安全等重大事项的决策及监管,快速推进煤矿手续办理和产能建设、加大优质煤炭资源的获取力度,为中国石化煤化工业务高质量发展奠定牢固的资源基础。

  中国石化煤化工产业要在发展大宗石化产品的同时,提升产品档次和附加值,走“基础+高端+多元化”之路,从基础产品向深加工转变、从普通材料向化工新材料转变,并向煤制其他含氧化学品、合成纤维原料等方面延伸,构建具有比较优势的高端化差异化产品体系。同时,利用聚烯烃产品技术、新产品研究开发和产品售价等方面优势,全面推动煤制烯烃产业链和聚烯烃产品提档升级,除了常规聚乙烯、聚丙烯产品,还要发展POE(聚烯烃弹性体)、超高分子量聚乙烯、茂金属聚乙烯、茂金属聚丙烯等产品。

  中国石化煤化工产业高质量发展要立足国家能源安全战略和国民经济发展的需求。2023年,我国天然气产量约2320亿立方米、消费量约3820亿立方米。预计到2025年,我国天然气产量将达2710亿立方米、消费量将达4500亿立方米,国内天然气缺口将逐步扩大。受地理政治学因素影响,国外天然气资源供应存在一定不确定性,亟须发展国内煤制天然气作为有效的资源补充。要积极地推进新疆煤制气项目,保障国家能源安全。

  中国石化发展煤化工业务要依靠技术平台优势,坚持技术创新,加快新技术的研发和成果转化,推进新型煤气化、热解、合成等关键技术示范应用,在合成气一步法制烯烃、合成气一步法制乙二醇、热解-气化一体化等革命性技术探讨研究领域取得重要突破;深入开展含氧化合物生产技术的示范,开发低成本的技术生产醋酸、脂肪醇等基础化工原料,充分的利用合成气中一氧化碳的氧原子,减少因变换工序带来的二氧化碳排放;逐步推动绿电、绿氢、CCUS与煤化工新技术的耦合应用,实现中国石化煤化工技术自立自强。

  非化石能源正成为中国能源消费增量的主体。预计2030年光伏发电和风电供应将占国内电力供应的24.1%,2035年将占31.2%。

  中国石化煤化工布局要坚持多能互补,开发利用风能、太阳能等可再次生产的能源,推进地热能、生物质能的利用研究,建设多能互补的能源开发转化利用体系,发挥不一样的种类能源资源的协同效应。

  要坚持产业链融合。一方面要提高现代煤化工产业内部多条产品链的融合度,研究以煤为原料生产甲醇,进而生产各类烯烃、芳烃等的技术链,提高生产柔性化程度,依据市场产品价格进行灵活调整。另一方面要推动现代煤化工与关联产业的融合度,加强现代煤化工与石油化学工业、化纤、盐化工、冶金建材等上下游产业链的耦合,与发电企业、电网企业、制氢企业组织联合攻关,突破绿氢耦合现代煤化工关键技术,由高碳工艺向氢基工艺转变。

  随着我国石化工业迅猛发展,部分早期建设的石化装置已运行较长年限,设备疲劳、管道老化、系统故障率上升等问题逐步显现,生产稳定性、设备可靠性逐年降低,安全风险增大,近几年已引发多起事故。开展老旧装置安全风险防控专项整治,提升设备正常运行管理、智能化运维、检维修技术提升、设备管理人员安全培训,是全面保障石化行业设施长周期运行的重要举措,是统筹好发展和安全、坚决遏制重特大事故的必然要求。

  以习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习关于安全生产的重要论述,认真落实全国安全生产电视电话会议部署和安全生产治本攻坚三年行动方案安排,突出重大安全风险防控,坚决淘汰一批、退出一批、更新改造一批安全风险高的老旧装置设备,有效提升石化企业本质安全度,真正从根本上消除事故隐患、从根本上处理问题,有效遏制重特大事故发生。为实现设备“安稳长满优”运行,推动石化企业设备管理与“智慧+预知性维修”深层次地融合、协同发展,搭建石化企业与设备预知性维护、智慧运维、老旧装置设备改造升级、设备国产化、大修管理、检修服务供应商交流合作平台,促进石化行业设施管理与检维修技术进步,中国石油和石化工程研究会联合各方拟定2024年11月6-8号江苏南京继续召开“2024第十届石化设备运维管理与检修技术大会”。

  大会将邀请炼油化工、石化、煤化工、化工企业设备管理部门、科研机构、智慧运维、设备预知性维护、故障诊断、建安检维修、设备制造等企业,紧紧围绕“拥抱“智慧+预知性维修”新时代:推动设备运维质量、效率和动力变革”为主题,组织石化行业设施专家就目前设备管理体系建设、设备完整性管理、先进的技术应用、热点难点问题、检维修管理、在建项目设备选型和监造验收、设备风险识别与控制、设备运行KPI指标对标等进行深入交流、研讨,力求达到行业信息共享、技术共享、经验共享、资源共享,结合我国石化行业发展新质生产力,促进数字化的经济和实体经济深层次地融合,提高石化企业设备管理完整可靠性、提升专业方面技术水平、筑牢本质安全基础,打造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工厂。

  10.石化企业大型装置、厂区管廊运维数字化转型、无人化升级方案,巡检机器人、火情侦测与消防机器人、无人机等新型技术的应用;

  13.石化企业罐区在役老旧改造优化(原油储罐安全预警、雷电预警装置、内浮顶选型、消防安全、罐顶腐蚀、爬壁机器人、油罐浮盘密封、水力、抛丸等除锈等);

  16.可燃有毒气体泄漏检测、报警系统、火灾监测与预防系统在石化企业安全改造中的应用;

  18.石化企业运维检修新技术、新工艺、新方案及压缩机、烟气轮机、反应器、换热器、控制管理系统、工业泵、阀门、密封件与材料、仪器仪表、电气设备、分析仪器、新材料、核心部件、5G工业设施、智能巡检终端设备、机器人、技术改造、检维修工具、监测检测技术及装备、风险评价与完整性管理、应急抢修技术及装备、智能化等国产化技术应用。

  拟邀请代表:中石化、中石油、中海油、延长石油、中化、国家能源、地方炼化下属公司设备管理、物资采购、电气仪表、机动处、设备处相关负责人、技术专家。国内外技术、设备、电工电气、仪器仪表、控制管理系统、信息技术供应厂商。

  根据新时代新征程高水平发展的新要求,炼油与石化行业和广大企业正在通过实施创新驱动战略,推动炼油与石化产业加快绿色低碳和数字化转型、高质量和可持续发展,智能炼化、智能工程、智能储运及销售的智慧化转型已成为行业的必然趋势,自动控制系统、自动化仪器仪表作为智能炼化的基础和前提,在炼化行业中的作用更为突出。为搭建行业解读国家有关部门政策、法律和法规、标准规范,解答疑点、难点、热点等技术问题平台,中国国际科技促进会炼油与石化专业委员会联合中国化工学会智能制造专业委员会共同主办,中国石化集团公司自动控制设计技术中心站、全国化工自动化及仪表信息站、中国石油安环院炼化设备技术研究与服务中心、中国职业安全健康协会防火防爆专业委员会协办,拟于2024年11月19-21日在山东淄博召开“2024年(第二届)炼油与石化仪表控制技术大会”。

  大会将紧紧围绕“安全·可靠·智能·创新”主题,推广应用新技术、新方法、新成果和新产品,引领行业和企业管理与科学技术进步,推动全过程一体化管控,提升数字化车间、智能工厂、设备智能化运维、仪控设备老旧升级改造等示范标杆引领,强化工业互联网赋能促进炼油与石化产业及相关仪表控制技术创新健康、有序、高水平质量的发展。诚邀各炼油、石化、煤化工、化工公司制作企业设备管理部门、仪控中心及建安检维修、技术服务、仪表控制供应厂商积极参与。

  6. 炼化、煤化工、化工企业“智能工厂”、数据采集、设备在线监测、先进控制管理系统、过程优化、过程安全、可视化、通信、安全、节能、环保、优化控制、数据分析与智能决策等关键技术;

  7. 炼化、煤化工生产的全部过程所需关键仪表自控系统及应用,包括重要现场仪表(安全仪表、流量计、压力仪表液位计、物位仪、温度仪表、执行器等);

  8. 安全仪表系统(SIS)、现场仪表、控制阀、执行器、自动控制管理系统、APC先进过程控制管理系统、DCS控制管理系统在炼化、煤化工装置上的应用及国产化介绍;

  9. 国内外生产的检测、监测仪表、分析仪表、控制仪表在炼化、煤化工企业的应用比较;

  10. 可燃有毒气体泄漏检测、报警系统、火灾监测与预防系统在炼化企业安全改造中的应用;

  11. 炼化、煤化工工程数字化设计、数字孪生、数字化交付、数字化智能化工厂实践、施工管理、智能化建造、运营管理经验介绍;

  13. VOCs治理、烟气合规排放、污水处理、污泥处理等环保设施的控制监测、仪表选型;

  14. “绿电”、“绿氢”等新能源生产、储存设施自动控制、仪表选型及应用;

  16. 仪控先进设备、国产化、先进控制管理系统及软件、智能化、应用案例、检维修等;

  24. 炼化、煤化工、化工企业ERP、DCS、MES、APC、PCS、SCADA、SIS、FGS、PLC、现场总线控制系统、现场仪表、控制阀、过程分析仪表、无人机、机器人、无线通信数字防爆对讲机、自动化控制仪器仪表、流量仪、测控仪器、分析仪器、新产品、新技术、新应用。

  参会代表:中石化、中石油、中海油、中化、国家能源及延长石油、浙石化、扬巴、中沙、鲁西、伊泰、东明石化、恒力石化等中央、地方、民营及合资炼化、石化、煤化工、化工公司制作管理、仪表自控、安环计量、设备管理、信息技术相关负责人免会议费;国内外技术、设备、仪器仪表、控制管理系统、信息技术供应厂商。

  联合主办、协办、专题演讲、参展、参会等事宜请垂询:超级石化返回搜狐,查看更加多